摘要:繼政府融資平臺被限后,新型產業投融資平臺“南粵基金”昨日在增城揭牌,采用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的模式來融資。昨日現場簽約18個合作項目,將為增城撬動數百億基礎設施建設資金。
南都訊 記者李文 通訊員 吳琨 朱卓東 繼政府融資平臺被限后,新型產業投融資平臺“南粵基金”昨日在增城揭牌,采用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的模式來融資。昨日現場簽約18個合作項目,將為增城撬動數百億基礎設施建設資金。
增城市長羅思源介紹,廣州南粵基金是增城市為推進產業轉型升級、放大財政資金引導效應、激活社會資本投資,與廣州產業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共同成立的產業投融資平臺。
“這是一種用少量資金撬動大量后續投資的融資方式”,廣州南粵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曾金賢介紹,未來地方基建資金來源將分為三類:一是政府發債;二是PPP模式,即政府讓渡一定收益權,吸引社會資本;三是完全市場化融資,企業和銀行自擔風險。南粵基金即為其中的PPP模式的新嘗試。
記者了解到,PPP模式一般被描述為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、社會資本參與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的供給,人們熟知的經營性收費公路就是應用之一。
目前,南粵基金正對接大型金融機構及產業單位30余家,達成合作意向單位20家,本次簽約項目18個,第一批已到位資金55億元,昨日簽約資金規模630億元。
其中,南粵基金與岳陽市政府簽訂的戰略合作協議涉300億資金規模,與城投集團、平安銀行等金融和產業機構的合作協議均涉及數十億至100億的資金規模。
投資領域上,在增城將覆蓋健康養老、文化旅游、城市基建、掛綠湖水利綜合整治工程、新農村建設、新城大道建設等。